马鞍山:家门口,有“医”靠!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在马鞍山医疗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和偏远城镇,出现了很多被称为“赤脚医生”的乡村大夫。
他们背着药箱,翻山越岭,进村入户,使用传统的中医技术,以低廉的成本治病救人,被形象地称为“一根针、一把草”。
如今,从正规医学院校毕业后就职于中医馆、中医阁的中医药人,成为新时代的“赤脚医生”,用手中的“一根针、一把草”继续守护着马鞍山人的健康。
▲ 花山区塘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患者抓药 资料图
0
全域覆盖“零缺位”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《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“十三五”行动计划的通知》,其中对基层中医馆的建设定了目标:到2020年,85%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%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、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;
2017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《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要求85%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%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药综合服务区(中医馆、国医堂);
2018年1月《落实2018年中医药工作重点任务》中明确,为民间中医开辟“合法执业”新途径、在职医生可以开办医疗机构等政策利好,加速了基层中医馆的建设。
▲ 当涂县塘南镇邰桥村卫生室中医阁 资料图
安徽省卫生计生委、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出台《安徽省基层中医馆建设基本标准(试行)》,对基层中医馆的设置、人员配备、服务能力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、中医药知识宣传及管理等5个方面的标准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。
2022年4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(2022—2024年)》,明确提出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馆、配备中医医师”。
▲ 塘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 资料图
塘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,于2022年7月份开馆。
近年来,马鞍山市积极推动基层中医馆建设,利用中央、省级资金和市县自筹资金完成分布三区三县52个基层中医馆建设任务,实现中医馆全覆盖,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“简、便、廉、验”的中医药医疗服务。
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
为突出中医药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地位,雨山区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疑难疾病研究所合作,在雨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建中医特色门诊,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疑难疾病研究所所长、主任中医师、博士生导师郭立中教授定期前来坐诊,2名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、中医师长期坐诊,为广大群众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。
▲ 雨山中医馆工作人员为患者抓药 资料图
为了满足基层群众需求,马鞍山市不仅在乡镇(街道)建立中医馆,还在具备相关条件的卫生室、卫生服务站开设了中医阁。
当涂县太白镇新桥村卫生室中医阁
在新桥村卫生室中医阁,艾灸受到村民青睐。
“胃不舒服,就过来找陶医生看看。”新桥村村民方国强连连“点赞”村卫生室医生中医执业医师陶静,“在陶医生这边做了几次艾灸后,感觉好多了。”
当涂县塘南镇邰桥村卫生室中医阁“这里医疗服务很好,腰椎间盘突出,在这里针灸了几天,感觉明显好多了,现在腰也没有那么疼了。”在邰桥村卫生室中医阁内,来自7里外的乌溪镇七房村村民徐书早则是用朴实的话语“表扬”村医向志雷——“我们信(服)他,家里人有咳嗽、感冒,都过来看。不仅管用,还便宜。”
“一次针灸,费用一般在10元左右。碰到家庭困难的,有时就少收一点,甚至免费。”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执业中医师向志雷,自2009年就在此行医。
因为技术过硬,费用又低,每天都有一些村民前来问诊。“别小瞧了中医阁,麻雀虽小五脏俱全。我们建设的中医阁均按照国家建设标准,配备了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。”当涂县卫健委副主任黄属福介绍,该县目前建有中医阁14家,有效满足辖区内居民的基本中医药服务需求,惠及当地群众。
看病就医“零负担”
马鞍山市通过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医药“简、便、验、廉”的特点和“疗效好,价格相对便宜”的优势,深入拓展基层中医药服务领域,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优质、更贴心的服务,畅通中医药服务基层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“一根针、一把草”惠及更多患者。
▲ “中医中药中国行”主题活动 资料图
健康是民生之基、发展之要。
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,马鞍山多家医院、社区卫生院(卫生服务中心)不断整合多方资源,邀请长三角名中医前来马鞍山坐诊,最大程度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方便,效果显著。为推进基层中医馆、中医阁实体化运行,马鞍山市还建成了范绍荣、鲁静、胡书凯等一批名中医工作室。
同时,通过积极开展中医药人才引育工作,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,满足老百姓“方便看中医、放心用中药、看上好中医”的需求。
下一步,马鞍山市将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,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,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,并有计划地建设更多中医阁,更好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。▲ 马鞍山市首届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面授课程开班典礼 资料图
从“方便看中医”到“看上好中医”,从“有”到“优”,马鞍山正蹄疾步稳、久久为功,奋力书写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篇章。
编 辑 / 史芳俊 校 对 / 戴国文